城市居住大区的空间流动与反界定(三)

发布时间:2020-04-29 10:58    阅读:1115

 

回到论述主题,针对未来大区的景观空间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的几个现实性关注点。

 

一,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聚焦“适老化”设计。

 

图片22.png 

 

分析老人群体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分层现状,在较大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前提下,将老人群体的需求层级向上提升,结合社区功能设置的状况,改善和优化其功能使用比重,促使其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二,通过道路及场地系统的直接度与链接度设计,来强化活动热力圈层之间的衔接,将相邻及相近的热力圈层进行模糊的灰空间处理。

 

三,从产品思维向需求思维转变,从设计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和功能布置,转向对使用者的需求洞察。

 

四,理解各功能区重叠、交圈的同质化模块,以渐变的灰空间形式来处理相互之间的连接,打破分龄分区的固化设计思维,建立跨年龄段的交往契机,将僵硬的串联模式优化为多种形式的组合。

 

五,关注社区5年后、10年后、15年后的画像反思,预见性地进行可持续设计,注重空间的成长性。

 

六,进一步探索可能存在的破冰介质,形成空间持续性的活力和引力。这些内容其实在前文也有部分提及,其最终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具有融合性的渐变设计,表现在功能上,即是融合与交圈。

 

建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敦厚、理性、温和地体察居住者在社区中的真实需求,以“三从四得”的原则回归景观本原。三从,即扁平化、弱高潮、弱空间递进。扁平化,指路径上的平行设计,不再以几重景观几重境的隆重礼序之说和喧宾夺主的节点排布来展开,社区不是被观览的博物馆,应该释放社区本身的活力;弱高潮,指简洁叙事,以简单、便捷、舒适的流线铺陈,关注人才是场所的主体,人创造和参与的一切故事才是空间最高潮的部分,而不是过于激烈的游乐场式空间再造,也不是形式与理念的花哨;弱空间递进,指避免过度的戏剧化设置,不是在设计一本被阅读的教科书,而是关注社区中人本身的需求和价值,在场所中释放自己。四得,即看得见、走得进、坐得下、用得起。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找到了构建社区内流动空间的答案。

 

百度学术中对“流动空间”的定义为:流动空间的主旨是不把空间作为一种消极静止地存在,而是把它看做一种生动的力量。在空间设计中,避免孤立静止地体量组合,而追求连续的运动空间。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采用象征性地分隔,而保持最大限度的交融和连续,实现通透、交通无阻隔性或极小阻隔性。为了增强流动感,往往借助流畅的、极富动态的、有方向引导性的线型。

 

图片23.png 

(图片来源于百度)

 

从实际来看,例如上图中的空间布置,步梯、斜坡形式的设计,形态上属于一个通道空间。因为设置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山”形石头,形成了很好的视线焦点,激发了人们在这里进行停留和聚集。这里发生的故事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明确界定,这里是开放的,具备无限可能的,活力无限的。

 

借助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最早提出的关于流动性(mobility)的论述,并在《 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指出人类有获取社会联系的愿望,如同城市不断地追求着以流动性(mobility)为表征的速度与效率。人类之于联系,正如城市之于流动,存在着自然的关联,流动的过程也即是对空间关系重新建构的过程。社会的流动是分离和连接的过程,这折射出Simmel关于“桥”和“门”的隐喻:与场所空间的“边界”不同,流动空间不存在物理上的边界,其“桥”、“门”的职能是由每个节点所承担,即“对分离的联系”和“对联系的分离”。货币经济度量衡下的大都市矜持与冷漠空间越界定,越无法超链接深入交流。空间越流动,越引导、加强和创作其他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多。

 

城市的建筑本质是“人”,公共空间、街道、居住区、社区之间,本质上都是人的互动和交流。关注大区的空间流动性、反空间界定,实际上是在探索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便捷地连接,空间边界的模糊处理,打破被界定的固有空间,创造空间交往契机和介质,构建人的自然生活。居住大区,理应是自由流动的、时空连续的多元世界。居住大区,空间流动,反界定。



主要参考文献

 

 

[1] 柴彦威.《城市空间》[M].科学出版社.2000年

[2] 刘峰. 论建筑空间的模糊性[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1996(2).

[3] 《交往与空间》(第四版)[J]. 城市规划, 2003(B06):100-100.

[4] 格奥尔格·西美尔, 郭子林. 大都市和精神生活[J]. 都市文化研究, 2007(1):19-31.

[5] 黄志宏. 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6] 朱铁臻. 城市现代化研究[M]. 2002.

[7] 陆军. 城市外部空间运动与区域经济[M]. 2001.

[8] 陈媛媛. 居住区人际交往空间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5.

[9] 江海燕, 伍雯晶, 蔡云楠,等. 开放空间的概念界定和分类[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4):21-26.

[10] 李艳华[1]. 浅析老年人居住空间模糊性设计[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07(s2):147-147.

[11] 王龙彬, WANGLong-bin. 营造流动空间[J]. 山西建筑, 2005, 31(13):13-14.

 


(本文已正式发表于《美与时代》2019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