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大区的空间流动与反界定(一)

发布时间:2020-04-23 04:39    阅读:1550


 

摘要

 

居住大区作为城市空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研究其发展周期和其中居住者的活动规律对思考大区的空间流动与反界定具有重要意义。时下,关于大区的讨论和探索被频繁提上日程,大区的生态化构建也存在诸多现实性问题。本文从产业经济模式、居住者需求变化、地产标准化、功能区同质化等多重维度,将居住社区作为持续变化、具备流动性的特定空间,分析其在产业经济模型下的新形态,以及对当代居住者的分层研究,结合地产开发商对居住大区所进行的不断迭代更新的标准化研发现状,社区内外功能模块设置的重叠与渐变......以期对当代居住社区应该具备的特质和属性建立起明确的认知,同时对居住社区景观空间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

 

居住区;公共空间;户外社会关系;流动空间;模糊性空间;场地建点击率;超链接设计;偶然随机场地;分频差异;社交摩擦力

 

 

 

Spatial flow and inverse definition of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MEILIN HE

 

 

 

 

Abstract

 

A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urban space,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and the law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occupan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inking about the spatial flow and de-definition of the region. Nowadays, discussions and explorations on the region are frequently put on the agenda, and there are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 From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industrial economic model, occupant demand change, real estate standardization, and functional area homogenization, this paper regards the residential community as a specific space with continuous change and mobility, and analyzes its new form under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model. The stratification study of contemporary occupants, combined with the standardiz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real estate developers' continuous iterative update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the overlapping and gradual setting of the functional modul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mmunity... With a view to the contemporary residential community The traits and attributes establish a clear understanding and provide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 public space; outdoor social relationship; mobile space; fuzzy space; site construction click rate; hyperlink design; accidental random venue; frequency difference; social friction

 

 



对于凡是在这个年代的中国做景观设计的,“大区”就是一个职业暗号。

 

先给外行人做个普及。“大区”就是指诸位居住的社区。行话叫“大区”,顾名思义,就是还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小区”,我们称为“示范区”。“示范区”是你买房时去的地方;“大区”是你买了以后住的地方。

......

自从房改开始,工作单位不分配住房以来,中国的房地产蒸蒸日上。迄今为止,有些人以此为生,有些人为此倾其一生。无论怎样,每个人都会住进一个社区(“大区”)。从结果看,“大区”的设计关系到每个人每天的生活,意义非凡而且至关重要,与开发建设的投入完全成反比。

 

第一,公共活动空间是关键。

第二,植物的配置趋向自然。

第三,尽可能多的硬质空间。

......

“大区”可以是朴素的、舒适的、简单的景观。在潜规则里做事,再多花些心思,也算是设计师的良心所在吧。

——摘自张唐景观,2018年11月23日

 

以上作为张唐景观对“大区”的定义,其实通俗来说,就是大众所理解的居住社区。而另一方面,作为通过经济产业、文化模式、家庭周期等综合因素集群效应下形成的社会关系空间,在柴彦威《城市空间》一书中,又将居住社区划分为社会空间的一种,连同感应空间、行为空间,三者共同组成了社会空间。而整体的城市空间又由社会空间、经济空间、物质空间构成。

 

图片1.png 

 

从图表关系中,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居住社区和社会关系的共通性。这一对居住社区的分析,从产业经济和社会形态角度,更科学地解释了居住社区中关于人的属性和定义。

 

在传统景观设计师眼中,大家更倾向于偏形式化内容的景观表现,一些代表性关键词可以表达,如:轴线、几何构图、韵律感、节奏感、穿插解构、线条变化、

功能齐全、体块美感咬合、模数化细节、极致做工......这一系列的词汇总结,不管是从平面的构列穿插,还是空间的承启转合设想,都是在于优质的极致传达。目前在整个居住地产业界内部,尤其是地产管理者与设计者之间的沟通和交往中,常谈到地产项目中所谓的“自嗨”现象——一方面是在具体项目的设计施工中为了迎合消费者,创建营销噱头,过度的技法表现。另一方面表达了在地产工作内圈层社交网络的项目营销推广中,不断进行一轮又一轮形式感造势背后的些许恐慌。这同时让业内有着反思能力的设计师心存忧患,如此做出来的居住社区是否真的能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和人本关怀?

 

这一次我们针对大区的景观设计风潮,嫁接在空间梳理与人本需求的基础之上,除去“美”与“不美”的形式化考量,更多的在探索大区整体空间的合理功能性构建。由此,什么样的居住社区景观空间才更具引力和活力?成为了本次讨论的主题和方向。

 

 图片2.png

(南滨帝景大区规划,澳博景观,2010年,草图一)

 

图片3.png 

(南滨帝景大区,澳博景观,2010年,草图二)

 

现在我们再次复盘,通过两张10年的方案草图来审视自身,从功能布局形式空间延续的角度来说,相对还算完善。但如果二者取其一,哪一个更好一点点?为什么?

 

景观设计作为户外社会关系空间的构建者,我们希望一部部“戏剧”能够在社区中自然发生,ENJOY YOU AND ME,你与我之间,以相互的交往关系,建立共联,社区大同。

 

关注大区的生态化构建,可以通过两句话去演绎其核心价值观。

 

一,从物质构建的角度,基于产业经济模型背景特有住户需求偏好下行为的新型城市反芝加哥城市学派景观情景感知价值研究。

 

这句话里有四个主要部分。首先,在大区域环境、城市产业发展中,产业规划的布局影响着人群的细分。其次,特定的人群亦有着不同的需求偏好行为。再次,在黄志宏著作《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一文中,把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理论体系大致分为了四类——即早期的城市研究、芝加哥城市生态学派、城市社会文化学派、马克思主义的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这里有必要对四个流派进行简单地介绍——早期的城市研究,通过研究城市的选址与空间区位的变化规律,以及城市的外表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特征,其认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是影响前工业社会城市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产业革命后,决定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随之变化,工业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与传统城市由此产生巨大区别。芝加哥城市生态学派,通过地理的点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城市内部的不同产业、不同社区之间都具有“物以类聚”的明显分区现象,在此基础上,竞争与共生的规律也同时存在。城市社会文化学派则认为,文化因素在区位分布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即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中,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文化的因素都不能被忽略。马克思主义的城市政治经济学理论,针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发展的进程,认为城市空间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稀缺的商品,同样符合资本的本质与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最后,景观情景感知价值是对现今的居住空间构建提出的新需求,需要以意境知人、动人。

 

二,从精神构建的角度,齐美尔Simmel《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哲学智慧对居住区景观设计功能研究的启示。

 

齐美尔认为,都市人的个性得以建立的心理基础是感情生活的强化,人是一种有赖于差异而存在的生物。而在货币经济度量衡下大都市的人们,矜持与冷漠空间越来越被界定,越清楚也无法超链接深入交流。反之,空间越流动,就越能够引导、加强和创作其他发生的可能。构建什么样的社区景观空间,有利于故事和“戏剧”的上演?

 

大区如何能持久释放生命力?如何能激发场所的更多可能?

 

这让我们更多地对由实体构筑、符号的关注转向对场所、空间、功能的关注。当然,明确每个空间的价值和特征,必须引入“界定”的概念。

 

“界面是限定空间的物质实体”,“一个界线分明,由三要素从自然环境中围合出来的室内空间呈多面体”,“各部分相对独立完整 , 并且具有内向性(静态空间) 。但是一旦三要素中有一项界定被打破, 这个空间的特性也随之改变”,“形成了室内外空间的水平过渡和渗透, 并且具有外向性(动态空间)”。这里所说的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在物质形态上都是固定的,不同于日常所定义的动态和静态。

 

图片4.png 

(图片来源于百度)

 

如上图,设计师将多种功能空间极其尽可能地填充进去,以此期望达到空间的尽善尽美。功能区各自占领在自己的位置上,也算是和谐分布。

 

图片5.png 

(图片来源于百度)

 

从上图中可见,平面布局除了在功能上的定义,更表现出了功能与交通组织的关系。而其中明显的表现:更多的功能模块设定在园区的中庭部分,各自占有一部分小空间;在主要的归家路线上(即红线标识的动线),没有出现更多的交往活动设计。

 

再聚焦到日常的景观设计工作,通过我们对国内地产商前二十强的调研分析——各大地产商相继深入研发的标准化体系中所界定的功能模块分区更加明显,各功能空间虽机能完善、相对独立也完整,但模块之间却极少联系和交互。笔者通过进一步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企业,即万科、旭辉、蓝光。在万科2018年4月版的标准化体系中,明确强调其“有生命的空间,有温度的服务”理念。而在旭辉2016年版的标准化文本中,将“强化创新”作为其发展主旨。蓝光2017版的9S人居体系中,则将“人性化的细节”作为其深入研究的课题。其后,我们也针对地产商在儿童区、景观客厅、植物乐园、长者花园、综合运动场等一系列功能分区中的特性和共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

 

图片6.png 

(万科、旭辉、蓝光标准化逻辑对比)

 

图片7.png

图片8.png 

 

从上图中万科2018年4月版的标准化文本中可以看到,把功能模块按照相对串联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即使是在每个功能模块中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但各个功能模型板块依然相对孤立地存在。

 

图片9.png 

 

而在旭辉2019年4月所发布的CIFI-6标准化体系文本内容中(内容如图) ,对归家动线进行了优化升级,将其纳入生活体验区,涵盖集市、书吧、艺术馆、茶室等12个主题模块的设置,也强调了个性空中花园的设计,还独家打造了缤纷盒子,以及健身空间、亲子空间、美食空间等一系列的社交盒子。不难发现,旭辉在这一次的标准化迭代中,在传统的功能定位上出现了更多前瞻性思考。但另一方面,这些被设定好的“盒子”依然存在:具备有目的驱使下的社交分享属性。有目的、驱使、社交分享是关键词。

 

图片11.png 

 

根据上图重庆万科2019年6月21日发布的《景观168计划:24小时*7天,重塑未来社区景观》,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口袋公园”空间模式为蓝本,结合国内社区规划特征,提出现代社区用户需求的四大中心——交融中心、活力中心、交互中心、共享中心,例如其中的交互中心,就包含了阳光草坪、乐享天地、休息驿站、风雨廊架等景观节点。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区域也分别界定了便捷的归家动线、目的性归家路线两种,也即是有目的驱使下的社交分享。然而实际的运用上,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呢?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中提到:不同的行为发生,都各自有着不同的步行速度、人流方式和路径轨迹,如:如上学、通勤是目的性较强的移动人流,购物、放学归来常是无目的性随意移动的人流,散步、休闲则是移动过程即为目的的人流,休息、等候、锻炼是停滞状态的人流。而亲密的朋友、朋友、熟人、偶然的接触、被动式接触(“视听”接触),解除程度是由高强度到低强度的逐次减弱,其相互关系往往伴随着不同强度的交流,事实上无意识下的社交可能正在发生。

 

这也使我们更清晰地确定,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功能区之间的交流在人类的活动中必不可少,被割裂的独立关系和被预先设定的功能模块并不符合人之常情,对空间构建的反界定才能建立起更多联系和可能,构建更宽泛的交互场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疆界,大区生活也才更具流动性和可能性。

 

回归到居住社区定义下的特征来看,首先,在经济形态下的促进,社会阶层存在相对的“分化”、“极化”、“隔离”和“共栖”等特征,也因此有了居住区高中低端的定位和分层,就是在产品表现形态上的几种类型,即分为了刚需型(高层)、刚改型(高低配)、改善型(大平层、花园洋房)、品质型(别墅)等类别。但不论是同一社区中各圈层间的需求和功能存在的共性,还是各社区分隔后的联动和交互本身即存在,这样的分隔在不同阶层的共性需求中不能被满足,需要越多可能和交流的促进。这一特征下的空间需求表现为阶层内外的联动性。

 

再者,在城市发展的布局中,居住社区呈现人口密度大,并且相对集中;被安排、布局的属性强烈;社区与周边产业、城市功能互补这三个特质。从根本上,亦是需要关注其整体布局及规划,联动社区内外,以此形成城市功能共生的生态链。

 

另外,针对单一的居住社区而言,其发展过程中的起步期、膨胀期、饱和期、衰退期都存在。不同时期居住者对社区的需求与感知方式也全然不同。在开发初期,社区周边环境呈荒凉且欠缺的状态,居住者希望小区内的功能设施尽可能完善;膨胀期的周边环境已经开始逐步增加和日趋完善,多样的功能开始出现,而社区内部的功能设施因为入住率的上升可能已经跟不上节奏,这时居住者需要的功能分类、匹配度、需求量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饱和期随着周边人群及周围环境的配套已经完善,居住者类型发生一定改变,业主及租房者开始共同介入,人群密度增加,社群类型变多,他们对功能的需求又发生了一次改变;到衰退期,社区内外的城市建设已经迈过鼎盛,城市面貌开始呈现老化状态,变得相对平民化、没落化,居住使用者对社区功能的偏向再次改变。因此,这一层面上居住空间的需求被表现为动态时期的“多重认知”。

 

而在传统居住设计景观设计思维中,有意识地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喜好去设计场所,将整体社区人群分为老中青三代,为他们构建匹配的功能模块,也即通常所说的“分龄分区”。而事实上,人除了在年龄上的认知层次分段,还有其家庭影响因素下的不同社会属性,诸如:“在学型”家庭、“购物及交际型”家庭、“工作时间特殊型”家庭、“高收入型”家庭......小的家庭类型社群与城市社群的分流和构建值得被再次关注。对于家庭类型的分类分析,相对脱离了老中青三代的传统需求,更加敏锐地关注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这些新的需求与传统需求之间存在的共性和特性如何进行取舍和布置?

 

通过以上居住社区四大特点的简单分析,空间需求也被重新梳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复盘空间需求洞察的过程,意图提出大区的问题所在,利用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的依据进行问题梳理  居民的交往需求、交往特征,居住小区的空间特征,空间对居民交往的影响,小区交往空间的分层研究  总结其特征和原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注功能空间的多重复合性,即同质空间的功能模糊性、非同质空间的接替和转换,这算是一个阶段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