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成都院坝
项目地址    四川 成都
室内面积    98000平米
竣工时间    2019年
业主单位    嘉骏地产
景观设计    AOBO澳博景观
项目摄影    罗生制片



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文化日新月异,不变的始终是人们对院子生活的追忆,对乡野田间、青山碧水的向往。在“世界文博小镇”名片的牵引下,众多艺术人文元素入场安仁,参与古镇生态街区重塑。安仁古镇更被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旅游者了解近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最佳去处”。


微信图片_20190702090443.jpg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而然形成一幅最成都的生活民俗画卷。创意书店言几又、雅逸民宿欢喜无厌,都选择这里驻足。油画大师何多苓先生更为项目带来“邻里中心”——何多苓艺术中心。成都院坝带着艺术文化精髓和院落生活的美好记忆,诠释全新文化人居时代的到来。




01

初识安仁,青山小隐中,一方桃花源


澳博团队从2015年开始介入景观设计,以“田野调查”为始——白天穿行于民国风情的街巷里,傍晚游访在小镇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夜色晨间探寻在历史远旧的岁月公馆私院中,通过对安仁多维度的感官体验,体察古镇的恬静悠远之美。



0 (8).jpg


景观设计依从传统民俗格调,根据现有的区位布局、周边资源、社区市民的集散交流现况,结合“城镇宜居社区”的40年产权商业用房性质,重在体现安仁私属公馆和分享街区的独一特色。


0 (2).jpg


0 (4).jpg


通过“分享与私属”进程之间的转换过程,确定了成都院坝项目里所需的空间要素,以一条安仁长街构建出分享机制,又连接着私属领地,成为街坊老味的时代缩影,再现邻里大家闲适伴游的祥和之景。


0 (3).jpg


0 (5).jpg



“静、雅、隐、逸”四个关键字为基调,对不同空间进行梳理:由动而静,由分享到私属,空间关系的区割和划分决定了院坝围墙的不同开放度。由此行成了“一轴一线四院”的空间美学:一轴,仁者安仁之“仁”道;一线,水韵林间;四院,闲适院落。




02

现代叙事语境下,一幅写意山水画


时下的安仁古镇自然而然散发着“古”而不同的特质,其起源虽可追溯到几千年前,但如今时而露出的艺术节、展览、文博、文旅业态,时刻刷新着人们对“古镇”的刻板印象。景观设计结合现代叙事,通过自然、历史、人文的资源梳理,社区居住者与游客的行为、体验,各要素间的合理组织,讲好当代安仁故事,契合“文旅融合”的布局思路,传达安仁院坝在今天所构建的独而不孤人居方式。



微信图片_20190702090448.jpg


微信图片_20190702090432.jpg


以“写意”的手法,描绘山水涟漪间一步一景、曲径通幽的游园体验。片片白墙与墨色地面在简单的对照与冲突中尤显分明,游弋的蓝天白云在镜面倒影中空灵生动,水境清透、山影起伏。






树木植株与景观小品更极具美学造型感,在夜晚温柔的灯光氛围中刻画青山小院的写意山水之境。




03

仁者安仁,风雅祥和,唤醒院落记忆


《论语》有言:“仁者安仁”,安仁之名由此而来。一张四方桌,四把竹编椅,一杯盖碗茶、一把长嘴壶、几个人围坐一起……曾经和现在,都是安仁休闲、社交的独特方式。






走在暮色四合的院子,脚下是方砖青瓦,抬头是渐盈渐亏的微白月色。俨然一幅“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的桃源诗画。






近年来,安仁也逐步构建出一个古今融合、中西合璧、可持续性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风雅祥和的小镇焕然新颜。成都院坝所表达的院子生活正在上演,也为区域性文化保护、民俗传承、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级文博小镇的创新升级,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